林虹贝现年33岁,是澳大利亚的武术运动明星。她从2007年起参赛,并在2015年雅加达武术世锦赛的南拳比赛中,为澳大利亚夺得史上首金。而这并非林虹贝第一次创造历史了—此前在2013年吉隆坡武术世锦赛的套路比赛中,她摘得一铜,这也是澳洲运动员首次在该项目上获得奖牌。在2007、2009、2011、2013及2014年,她五度夺得澳洲全国冠军,是迄今为止澳洲武术套路国家队里最成功的运动员,而她阳光开朗的性格、对武术的热忱和超高的人气,也使她成为了澳大利亚名副其实的武术大使。她在赛场上历史性的精彩表现,推动澳大利亚的武术运动发展进入新阶段。此外,她也在帮助培养澳大利亚新一代的武术运动员,目标直指未来(2026)的青奥会。
与南派武术的不解之缘
林虹贝出生于西澳大利亚的珀斯,从小看着武侠电影长大,对武术有浓厚兴趣。她说:“我高中时开始学习柔道,16岁那年转练武术后,就专攻南派武术——南拳、南刀和南棍。所以从第一次参赛一直到现在,我比的都是这几个项目。”
林虹贝练习南拳的决心,就像她的马步一样坚定不移。她解释道:“从一开始习武,我练的就是南拳,因为我教练退役前是练这个项目的。我真的很喜欢南派武术,尤其是南派在攻守招式之间那种短桥寸劲、迅疾紧凑的特点。我上的武校是西澳精武体育会,这是一所传承自霍元甲的精武学校,所以我也会练习传统精武套路。”
她还表示:“从第一天起,我就是跟着陈琪(音译自Kee Tan)练习武术的,他是澳大利亚国家队的主教练,是我职业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人。之前有其他访问教练来过我们武校,我也去过几次中国,但我只跟着他在澳大利亚接受训练。”
从全国冠军到世界冠军
第一次夺得全国冠军时,林虹贝还未成年。“我非常享受在历届澳洲全国锦标赛和大洋洲锦标赛的参赛过程,看到澳大利亚全国各地的运动员为了同样的热爱齐聚一堂,我觉得特别开心,而且这些年来,竞赛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了。”
她说:“对我而言,作为一名运动员,成功是指发挥出个人最好水平,而且这一点不仅正式比赛时要努力做到,在准备和训练中也是一样。这就要求你在受挫时顽强地挺过去,重新振作、继续前进。”
当被问及她最喜欢的一段参赛经历时,林虹贝深思熟虑后说:“其实每场比赛的感受都稍有不同,因为竞赛规模不太一样。在国家级赛事中,我代表的是我的家乡,也就是珀斯和西澳大利亚州;在国际赛事中,我代表的是我的祖国。但不管哪种比赛,能参与其中都很荣幸。目前为止我感觉最棒的一段经历,就是在第13届武术世锦赛上为澳大利亚夺得金牌了。”
对于运动员来说,在世锦赛上斩获某个项目的金牌,本身就已足够激动人心了。但如果这枚金牌同时还是本国在此项比赛中的史上首金,那就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了,而这正是林虹贝在雅加达第13届武术世锦赛上的经历,当时整个澳大利亚代表队都沸腾了。林虹贝回忆道:“那时真的非常开心,我的梦想终于成真了。当我站在领奖台上,看着澳大利亚国旗缓缓升起,听着国歌响彻赛场,我都感觉像做梦一样。我像准备其他赛事一样为这场赛事做准备。当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拿了冠军时,我激动的哭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非常感谢所有曾给予我支持的人,比如我的教练、队友、家人和朋友。大家当时都很兴奋。我们回到珀斯后,还跟武校的所有运动员和教练一起聚会,庆祝了这个好消息。这段经历也给了我更多的动力,激励我更加刻苦训练,更上一层楼。”
武术在澳大利亚:发展与挑战
此后近10年间,林虹贝一直关注着武术运动的发展,也目睹了武术在大洋洲的开花结果。她说:“从2015年我获得奖牌到现在,竞技武术的演变和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再早些时候,要想学习武术套路和难度动作,能找到的资源相当少。但现在,网上有大量免费资料可供大家参考,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武术运动的国际水平不断提升,令人惊叹。”林虹贝也表示,社交媒体的兴起也是一大变化,极大地拉近了澳大利亚与其他大洲之间的距离。“以前大家互相联系都是用电子邮箱,现在直接在网络上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交流。”
尽管武术运动已有很大发展,但林虹贝认为,在澳大利亚,武术仍面临一些挑战。“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挑战就是新冠疫情。在这场疫情的影响下,武术运动的习练者数量下降了,参赛机会也变少了。如果跟我刚开始习武时相比,现在这项运动在大洋洲肯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这个过程很慢,因为在澳大利亚,武术没有充足的资源支撑,政府不给拨款资助,参赛的费用都只能我们自己承担。大多数武校都缺少硬件设施(比如套路竞赛用的地毯),导致学生无法练习包括难度动作在内的自选套路。但我们也相信,总有一天,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的!”
林虹贝进一步补充道:“在我的武术职业生涯中,资金问题一直是最大的障碍,现在依然如此,澳大利亚武术国家队参加比赛也是要自费,政府或私人实体不给我们提供任何拨款或补助。所以,为了支撑自己的热爱,我们必须在训练之余努力学习、工作,为自己提供资金。”
虽然有不少的挑战和牺牲,林虹贝仍对自己的运动员生涯充满感激。“成为一名武术运动员最棒的一点,就是能在国家级赛事中代表我的家乡——西澳大利亚州——参赛,还能代表我的祖国出战国际赛事。我最难忘的记忆,就是2015年在雅加达武术世锦赛上,夺得澳大利亚史上首枚南拳金牌。我非常感谢队友、家人和祖国给我的一切,能为大家赢得这枚金牌,是对我最好的奖励。另外,和队友们一起旅行,是参加国际赛事最有意思的一点,因为大家都在为祖国刻苦训练、互帮互助,这种感觉特别棒。”
新冠疫情爆发后,林虹贝与队友之间的紧密联系变得更加珍贵。对此,林虹贝说:“疫情期间训练是很难的,由于防控限制,我们不能进训练馆,只能自己想别的办法,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家练体能。我们也会看国际武联的云课堂视频,还有很多队友参加了国际武联举办的武术套路网络大赛。”林虹贝本人也在2021国际武联武术套路网络大赛中拿到了南拳二等奖。
武动人生:传承与期待
武术之外,林虹贝已经在一家医院做了十年的药剂师。就在不久前,她取得了公共卫生硕士学位,目前正攻读该专业的博士学位。她表示:“多年来,我一直努力在工作、个人生活和武术训练之间寻找平衡,要做到这点的确不容易,我只能尽力而为,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效率。虽然这一路上有不少挑战和挫折,但我都凭借毅力挺了过来,这极大地帮助了我实现自己的目标,也让我的生活越来越轻松。我的家人都很喜欢运动,对于我的武术生涯也非常理解与支持。”
“我练习武术很久了,这项运动已经完全融入了我的日常生活。在训练中获得的很多技能和经历,也能用到我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其他方面。我最终将从竞技武术套路项目退役,转当教练,在教学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带领更年轻的运动员们刻苦训练,把武术训练、竞赛的乐趣与积极体验传给下一代运动员。”
在澳大利亚体育界,林虹贝被视为武术运动的大使,她对这项运动及其在澳发展的热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她说:“多年来,武术界和我的教练给予了我很多,我觉得除了打比赛以外,练习武术最好的事情,就是把我学到的东西分享、传授给下一代运动员。我现在正在我的武校训练年轻运动员,并担任了2022年印尼第8届武术世青赛澳大利亚青少年武术套路国家队领队。当听说武术成为青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时,我真的特别开心,因为这也证明了武术这项现代竞技运动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年轻运动员能继续为澳大利亚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