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联要闻, 运动之星, 会员动态
2023.10.31
10月月度运动员:澳大利亚麦书恒的奇妙的太极拳历程
麦书恒的武术之旅真可谓意义非凡、脱胎换骨。他于42岁时初遇太极,并在追求太极的过程中找到了巨大的目标和意义,他凭借专注和执着,成为了杨式太极拳的第六代传承人。在短短的十年间,他在自己的祖国澳大利亚多次获得全国冠军,并在大洋洲赛事中获得了顶级冠军头衔。麦书恒参加了过去三届在中国峨眉山举办的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在该比赛中,他获得传统八卦刀和太极剑集体套路两个一等奖,四个男子器械和陈式太极拳二等奖,以及八卦掌和其他集体套路两个三等奖。尽管获奖无数,麦书恒最大的收获还是代表澳大利亚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他与全球观众分享武术之美, 用坚持不懈的力量激励着他的后辈,并通过太极拳找寻更有意义生活的动力。 武术之旅初始:从娱乐到接受挑战 现年 54 岁的麦书恒住在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从小就对武术兴趣浓厚。他初学武术的经历虽短暂,但却令人难忘。他讲道:“十岁那年,母亲带我去当地的一个公园,在那里我有机会学习传统武术和剑术。起初只是一项有趣的体育活动,但每次的练习都让我倍感充实和兴奋。略带遗憾的是,由于学业繁忙,我只进行了六个月就不得不放弃继续习练武术。不过,武术的萌芽已经牢牢地种在了我的心底。” 时隔三十多年,他又重拾起了对武术的热爱。他说:“2012年我刚开始接触太极时,我将它作为一种娱乐活动,纯粹是为了兴趣。但在此期间,我注意到许多老年人团体在当地公园习练太极。这些聚会凸显了太极在社区中的良好的普及和推广度。随着2014年起,我频繁地参与练习,并开始参加表演和比赛,我发现全球对武术领域的兴趣和参与度显著提高。这一趋势也表明了,传统武术的覆盖范围以及影响力不断扩大,促进了更多的文明互鉴和跨文化的参与。” 2012 年 1 月,麦书恒的妻子发现了董蓓老师在悉尼伊斯特伍德社区开设的太极拳班,并提出建议他们一同参加。“起初,”麦书恒回忆道,“我比较抗拒,认为太极拳只适合老年人,因此回绝了。但是,我的妻子很坚持,表示她对学习太极拳很感兴趣。鉴于有机会师从这样一位名师,我决定前往一试,这便标志着我太极拳之旅的开始。” 在最初的两年里,麦书恒把太极拳当作一种愉悦的消遣,将其视为保持健康和结交新朋友的绝佳方式。他说:“太极拳对健康的益处显而易见,如改善身体平衡、增强腿部肌肉力量等,这些都促使着我继续习练太极拳。”他说:“此外,社交方面也很愉快,我们经常在课后与新结识的朋友一起出去吃午餐。因此,我非常期待每周的课程。尽管有这样的热情,但我只是把太极拳当作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仅简单地记住动作,并没有深入研究内在的拳理。那时,我缺乏真正的目标,虽然我喜欢这项活动,但很少会为之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2014年,”麦书恒说,“董蓓老师建议我加强训练,参加更多的课程,来争取表演和比赛的机会。起初我十分犹豫,因为我认为投入更多时间练习可能会削弱课程的娱乐性。但在师父坚定不移地鼓励下,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 最初,与团队一起表演对麦书恒来说还算轻松,因为他发现自己很容易就能跟上其他资深学员并融入其中。不过,他回忆说:“当师父让我在全班面前独自表演时,我就会感到十分紧张,结束后又如释重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后,在师父耐心细致地指导下,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勤加练习。渐渐地,我对太极拳及其深远的益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教会了我如何冷静思考、保持身心平衡、内外兼修,与此同时还培养了我的毅力和体力,这些都对我的个人生活大有裨益。” 随着麦书恒不断增强训练,他的师父鼓励他参加各种比赛和表演,让他接触到不同的风格和运动员。2016 年,他参加了在悉尼举行的大洋洲武术锦标赛,并获得了传统太极剑和太极拳集体套路的两枚金牌。麦书恒回忆说:“这次的成功证实了我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相应回报,也让我在比赛的过程中找寻到了新的乐趣。2018 年,我再次参赛,取得了传统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刀的两枚金牌,以及太极剑集体套路的一枚银牌。” 2017年和2019年,麦书恒参加了澳大利亚武术锦标赛,荣获传统八卦掌、太极刀、太极剑和集体套路四枚金牌,以及传统器械、陈式太极拳和其他团体套路的三枚银牌。他回忆说:“浸没在太极拳的世界里让我了解太极拳历史的丰厚以及风格的多样化。它激发了我的热情和决心,使我不断地鞭策自己。” 现在,麦书恒渴望参加更多比赛。他说:“我参加了2019年澳大利亚太极拳公开赛,光荣地获得了男子冠军头衔,以及传统杨式剑、刀术和集体太极套路的三枚金牌。这些经历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也进一步坚定了我磨练武术技艺、在武术领域取得优异成果的决心。” 武术之旅的最爱:杨氏太极和八卦掌 麦书恒现在专注于一条道路。“在师父的教诲下,”他回忆道,“我如同一块海绵,全力汲取更多的武术知识和技能。我努力记住每一个细节,反复练习,熟记于心。我如饥似渴地在网上观看各种名师的视频,仔细观摩其动作、技能技巧。通过仔细钻研,我学会了一些独特的技巧,并将试图将它们融入到自己的练习中。我对武术的热情与日俱增,甚至萌生了练习传统武术的梦想。多年来,我潜心习练各类武术技能,包括杨式和陈式太极拳、各种剑术和刀术、棍术和枪术、内家拳、扇术、八卦掌、八卦剑、八卦刀和形意拳。” 麦书恒精通多种拳术,影响深远,令人印象深刻。他说:“多年来,我在练习各类拳种的武术中找到了极大的乐趣,但有两种武术真正俘获了我的心:传统杨式太极拳和八卦掌。乍一看,太极拳似乎很简单,动作缓慢流畅,似乎易于反掌。然而,随着我对太极拳的研究深入,我发现了内功修炼至关重要,以及那些赋予了太极拳美感和力量并存的复杂细节。每次练习,我都会努力提升我的太极拳的流畅性、力量与美感。另一方面,八卦掌需要一套不同的技巧。它的快速步法和弧线型地移动要求持续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我不仅增强了体力和柔韧性,还提高了对八卦掌力量和运动模式的敏锐度。想要掌握这种艺术形式的精妙之处,是一段既充满挑战又收获颇丰的旅程。” 麦书恒补充说:“太极拳和八卦掌都为我的武术练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内气的修炼和技法的掌握让我对武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相信,到了老年,我还能继续精进这些拳法,因为总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我去学习和探索。源远流长的太极拳和八卦掌让我的武术之旅将继续充实和丰富。” 闪耀国际赛场:荣誉、友谊与成长 除了参加全国性的比赛,麦书恒还代表澳大利亚参加了许多国际比赛,并为此感到自豪。“确切地说,”他指出,“我有幸参加了分别于 2017 年、2019 年和 2023 年在中国峨眉举办的第七届、第八届和第九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这些久负盛名的赛事让我得以在全球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技术水平,并满载而归。” 在这些峨眉山赛事中,麦书恒获得了传统八卦掌和太极剑团体套路两项一等奖,以及男子器械和陈式太极拳四个二等奖,展现了他在不同拳种中的多才多艺。他还获得了八卦掌和其他套路的两个三等奖。 麦书恒坦言,即使在世界太极舞台上的表演经验颇丰,他仍会感到紧张。他说:“尽管我参加过数次国际比赛,但每次备战著名的峨眉山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时,最近的一届吸引了近7000名参赛者,我的神经还是会处于紧张的状态。在抵达赛场后,看到其他运动员全神贯注地投入备赛,这更凸显了每一名运动员对技艺的精益求精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 “作为代表澳大利亚参赛的运动员,”他继续说,“我深知责任重大,必须全力以赴,展示我国运动员的武术水平和投入。然而,当我踏上赛场的那一刻,一种平静的感觉如泉水涌上心头。多年的刻苦练习为我提升了自信,让我能够全神贯注地保持精确、流畅地完成每一个动作。在大舞台上的一分一秒都是我多年来刻苦练习和备战的结晶,一招一式都充斥着我想要夺冠的坚定的信心。” 麦书恒继续说道:“我在这类大型赛事中获胜的喜悦及荣幸难以言表,这象征着对我的武术技术水平以及我对动作规格标准的严谨和坚持的一种国际上的认可。参战国际武术赛事对我而言总是一场激动人心,且充满兴奋、紧张和期待的经历。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精湛的技术水平以及他们专业的精神状态总是令我惊叹至极。其能力跨越了地理界限和文化差异,向我们展示了真正的大众化武术。置于这类比赛之中的每次机遇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能够切磋技艺,并增进我对武术之美和其中的复杂性的理解。” 麦书恒更享受个人项目的私人时光,亦或是集体比赛的相互交融?他回答道:“虽然集体项目追求团队之间的极其默契的节奏和动作同步,但我更享受在个人比赛中找寻慰藉,因为它允许个人对技术和表现形式更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探索,强调习武中固有的个人奉献精神及艺术表达。” 除了参加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麦书恒还积极参加其他国际比赛,最近在 2023 年又获得了几枚金牌。不过,除了奖牌之外,麦书恒还指出武术带给他的收获与回报更为深远。他说:“通过不断突破自我的舒适区,我不仅在太极拳和其他武术项目的技术方面得到了提升,而且在心态和整体个人发展方面也得到了提高。我因此变得更加自律、自信和坚韧。” 麦书恒补充说:“我参加武术比赛不仅提升了我的技术,还同来自世界各地的习武之人建立了长久的友谊。无论是精神抖擞的中国选手,还是来自美国热情洋溢的武术爱好者、德国的专业运动员,亦或是远自非洲精神饱满的武术爱好者,我们之间的友谊之桥都跨越了地理的限制。我们通过脸书、微信和 WhatsApp 等社交软件保持联系,为我们对武术的共同热情而欢欣鼓舞,庆祝彼此跨越大洲的里程碑和进步。尽管相隔万里,但在随后比赛中重逢的喜悦总能唤起我们的亲近感,因为我们见证了彼此在武术领域中的成长和进步。” “有机会为自己的祖国澳大利亚夺得桂冠,让我身处国际赛事的兴奋感更为强烈。”麦书恒说:“在全球舞台上代表澳大利亚参战,并与来自澳大利亚各州的运动员并肩作战,让这次经历更激动人心。我们在赛前和赛后开展了联谊活动,共同拥有的美好经历跨越了赛场,培养了一种超越竞争精神的友谊。” 随着麦书恒的阅历增长,他获得的最高荣誉也与日俱增。“于2019年,”他说,“我参加了澳大利亚太极拳协会太极拳公开比赛,最终夺得了男子冠军大奖,并摘获三枚金牌。在此基础上,我近期参加了第 15 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取得了又一个重大胜利,获得了男子武术冠军,这是我武术生涯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此外,在 2023 年峨眉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我获得了八卦刀金牌,这也是我对这项传统技术的执着追求和精湛技艺的永恒见证,唤起了我内心深处的自豪感与成就感。” 麦书恒仍是一名追梦者。他说:“我致力于培养对武术的热情,不断寻求学习和提升自我的机遇。我深知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刻苦地练习,再无任何捷径与阻碍,才能获取真正的进步。我深信,要想磨练自己的武术技术,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练习,不断增进技巧,深入了解武术招式中错综复杂的细微差异。抱着这样的心态,我致力于追求卓越,不断成长。我坚信,要想达到最高的武术水平,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 武动人生:传授、感恩、蜕变 自 2018 年以来,麦书恒的师父董蓓建议他将自己的所学传授于新生,并教授他们各类武术拳种。麦书恒指出:“这份职责不仅帮助我巩固了自身的理解,还促进了个人成长,提升了我的自信。此外,我还在新南威尔士州精武馆义务担任教练,使我能够为武术界做出贡献并激励他人。” 麦书恒说,集中训练、比赛经验、教学以及接触不同的大师和风格,这些因素的结合转变了他对太极拳的态度。他说:“我永远感激我的师父董蓓对我的教诲和对我潜力坚定的信念,没有她宝贵的教导和支持,我难以抵达目前的水平。她的鼓励促使我超越自我的极限,追求卓越。” 2023 年…
-
武联要闻, 运动之星, 世锦赛
2023.09.29
2023 年 9 月最佳运动员:阿米拉·萨尔希——突尼斯顶级散打女运动员
阿米拉·萨尔希,28岁,是突尼斯最有成就的散打女运动员之一,曾获杭州第九届散打世界杯铜牌,在 2019 年上海武术世锦赛中收获一枚梦寐以求的铜牌。她代表突尼斯登上世锦赛的领奖台是一项国家体育成就。她投身于散打运动,并在突尼斯推广散打,这是她发自内心的热爱之一。阿米拉·萨尔希坚持进行训练和比赛,即使会面临挑战, 她不仅展现了一名拳脚技法兼备的散打斗士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表现出强大的意志力和决心,使她能够克服困难,追求有朝一日成为女子世界级散打冠军的梦想。 初识武术散打:魅力·热爱 阿米拉讲到,她幼年时期在突尼斯参加过许多体育运动,但是武术尤其吸引她。“我起初练习自由搏击然后是跆拳道,和我的第一位教练坚持学习了一段时间,因为想要参加国家队的目标。”但是当阿米拉接触到了散打之后,她便完全失去了对跆拳道的兴趣。这项丰富多彩的武术运动一下子就抓住了她的心,于是她开始习练散打。“我热爱武术散打,”她讲到,“它将拳击、自由搏击与摔跤、投掷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感觉很像集多种体育运动为一体。这让我武术功夫对我来说变得生动起来,也让我明白了训练和比赛的真正目的。” 阿米拉加入了一个散打俱乐部,并期待着在比赛中检验她的散打技巧。“我的首战是一场区级散打锦标赛,”她回忆道,“紧接着在我大约12岁的时候参加了一场全国锦标赛。我想要夺得冠军,并且有信心赢得比赛。尽管总是伤痕累累,但我依旧坚持不懈地训练来提高我的散打技术。”很快,教练也发现阿米拉是俱乐部里无论男女选手中最有实力的选手之一。因此对她特别地关注,帮助她提高技能。 国际散打比赛:首秀·遗憾 阿米拉首次征战国际比赛是在2017年的第14届喀山世界武术锦标赛。她回忆到,“在2017年,我结束了一段长时间的休假,为此恢复训练准备了三个月。我参加了突尼斯杯,由此开始我的人生也发生了转变,武术真正成为我想要一生为此奋斗的体育运动。我通过选拔进入了国家队,并开始在国家队训练。随着在散打56公斤级与实力强劲的选手交手,我作为一名散打选手的声誉越来越大。这是一项有很多世界级女选手参加的大级别比赛。也是在这一年,我获得了参战俄罗斯喀山世锦赛的机会。” 阿米拉回忆说,“这是一次不同以往的美好经历,并且我非常有信心能够在我的国际首秀中取得一些成绩。初到喀山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不同于区级和国家级的锦标赛。我知道这是另一个领域,而且我一直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只有参加了第一次国际比赛,我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当看到高水平的散打选手对决,阿米拉说到:“我的心情很复杂,但是我依旧有决心能赢得比赛,直到我的对手举起手的那一刻,我才第一次感受到失望的情绪。我甚至感觉我被裁判误判了,我的教练应该举起告牌,但这并没有发生。” “但是,”阿米拉继续说到,“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以更强的实力重返赛场,并且我的愿望也变得更加强烈,那就是重新开始,努力实现我想要登顶世锦赛冠军领奖台的梦想。” 散打世界杯:突破·闪耀 在喀山擂台上的失望与遗憾,像一把火点燃了阿米拉心中对散打的激情和冲击冠军的渴望。尽管她对自己的成绩表示失望,但她的名次足以让她获得参加 2018 年杭州第九届散打世界杯的资格。在那里,她代表突尼斯站到了世界级领奖台上,摘获一枚铜牌。 “是的,”阿米拉强调,“我在第九届世界散打杯夺得了铜牌。尽管我惜败越南选手,但老实说,当时她的实力远高于我, 且她还拥有比我丰富的散打比赛经验。在这个领域,短短一年的经验是无法与多年经验相抗衡的。此外,各国对体育事业提供的机遇也各不相同。这个国家能否鼓励你去专攻体育?即使是训练和备战的时间在不同的国家队中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阿米拉首次发觉不同国家的训练和备战模式有多么不同。“我被召回备战世界杯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回忆道,“并且我还要出差工作。任谁想要在这类比赛中取得成功,都必须做足持续一整年的备战工作,而不仅是短暂的一两个月。正如我所言,这不是一个区级的锦标赛,而是世界锦标赛或世界杯。这就意味着它涵盖了全球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并且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胜利。这就是我们在阿拉伯及非洲国家中会面临的挑战,我们被要求在仅仅一两个月的时间内做好准备。这并不足以对抗那些备战时间长达一年甚至更长的世界冠军和强劲对手。” “现如今回想,”阿米拉说,“我曾有信心战胜越南选手,赢得比赛,并且弥补我在俄罗斯的失利。但正如我提到,面对不同的对手需要的经验和备战周期有差异。我尽全力想要战胜她,但遗憾落败——不过每当面对失败后,我都会跟自己说我还会继续拼搏,重新战斗。我的理想一直都是战胜这些强大的竞争对手,让自己的名字在武术运动中永垂不朽。” 武术世锦赛:荣耀时刻 喀山和杭州的散打比赛见证了阿米拉的成长。她对训练和比赛的看法发生了转变,变得更加成熟。2019 年在上海举行的第 15 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为她提供了新的机会,她渴望获胜。赢得一枚铜牌实现了她的一个目标,即登上世锦赛领奖台并注视突尼斯国旗冉冉升起。 “不同于其他经历,”阿米拉提起第十五届世锦赛。“我决心无论付出多少都要在这里取得胜利。我的第一个对手是一名经验颇丰的巴西老将,但我依旧为自己打气说我一定能赢——没有任何事比获胜对我来说更重要。感谢上帝让我能够分享这一刻的喜悦。我的教练在此前与我一起观看了这位巴西选手的比赛视频,并制定了作战计划,赛时他也一直站在我身后指导我如何控场。” 随后,阿米拉将再次面对来自越南的选手阮氏秋水(Thi Nguyen),也就是曾在喀山击败过她的选手。“对于这名越南选手,”她坦然地说,“这是我第二次输给她,但与以往不同——我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胜利,尽管最终我因腿伤倒下。但这依旧不同于上一次比赛,甚至连我和她对抗方式都不同于第一次,而且她也发觉到这次想要战胜我变得更难。” “赢得世锦赛的这枚铜牌于我和我的队伍而言的确意义重大,”阿米拉说。“我个人和我们国家队的教练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且利用极少的资源在短时间内做足了备战工作。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坚定的实现梦想是我们唯一的动力,我们也为此牺牲了很多。像我之前提到过的那样,在非洲国家,非热门体育项目的国家队和个人都缺乏国家的支持。” 以武会友,共同筑梦 阿米拉曾评价道,“与国家队的朋友们一起训练的经历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之一,即使伴随着艰难和辛苦,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梦想并为之奋斗。无论输赢,我们总是相互支持,在最困难的时刻彼此依偎,互相鼓励。所以即使到现在,我依然认为这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之一。” 阿米拉继续说:“我还通过比赛结识了一些国际上的武术散打朋友,并且我们的友谊维持至今。我们常常会一起探讨散打的新闻和赛事,尤其是当有新的比赛迎来时。我们彼此加油打气,也期待着在下一次的比赛中再次碰面。”阿米拉还指出,她的散打运动员朋友们会分享他们在比赛中收获的知识以及成长经历。“你有幸结识这些冠军,并且努力向他们学习,哪怕只是通过观看他们的比赛。你要努力跟上他们的步伐,然后去挑战他们。你想要在这项运动中实现自我突破,通过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技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然后赢得比赛的胜利。” 散打运动生涯:挑战 “在我的运动生涯中,我必须克服的最艰难的挑战也是突尼斯许多运动员和运动项目所需要面临的运动员缺乏资金的支持,我们的资源几乎不够支撑我们从年初开始备战和训练。因此为了实现自我突破,你不得不做出自我牺牲。在突尼斯,我们有最好的教练员,尤其是国家队的教练经验颇丰。但依然会有一些潜在的问题,即使我们再怎么努力,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即使我们非常努力,依然很难将这项体育运动和运动员发展好。好在至今为止,武术的发展每年都会有较大的提升,我也相信武术会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崭露头角,尤其是我们所有人都期待着武术进奥运会。” 阿米拉说:“武术成为 2026 年达喀尔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在我看来,这是武术运动迈出的一大步。我认为这对武术运动更上一层楼至关重要。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步将使武术更加广为人知,有助于武术在非洲的普及,更有助于武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希望这能为我们武术运动员朝一日参加奥运会开辟道路,实现我们的崇高理想。” 阿米拉补充道:“我的家人从始至终支持着我从事这项运动。无论输赢,他们都为我感到自豪,他们总是鼓励和鞭策我不断前进,实现自我突破,他们对我职业生涯的一贯支持无以言表。” 不忘武心:生活·梦想 “我毕业于法学院,拥有法律与体育硕士学位,”阿米拉讲道。“工作上,我是一名培训师。我热爱并投身于体育。有时你会觉得运动是你人生唯一的动力,是你的激情,更是你的热爱。你热衷于练习这项运动,它像你呼吸的氧气,带你挣脱掉生活中的压力,当你真正练习它的时候,你会更容易被它吸引,被带入到另一个境界——在其中实现梦想和自我价值。我的理想和抱负之一是登顶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席,使我的名字被记载在这项体育运动的史册里。诚然,退役后我依然会继续作为一名散打教练,承担传播和推广突尼斯武术散打发展的职责。” 有些运动员有机会能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从事的体育运动中,而有些运动员则不得不承担生活责任,在训练和比赛中兼顾工作。阿米拉说,“我去沙特阿拉伯是为了工作,这让我很难进行训练和比赛。但现在沙特阿拉伯正在努力发展散打,并加大推广力度。我一定会努力参加他们的散打锦标赛,但外国运动员不可能进入他们的国家队。不过,如果我还有机会随突尼斯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我一定会响应号召——因为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它。” 阿米拉说:“这让我心碎,因为在突尼斯,你几乎无法一边工作一边从事体育运动。你必须在其中做出选择,这个问题因此困扰着许多运动员,不单是我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而我们无法从体育运动中获得工资来履行这些职责,所以你必须要工作承担责任。像我之前所说,我选择去沙特阿拉伯工作,但我的梦想并未改变,我仍然坚持着这个梦想,总有一天它会实现。” 阿米拉的散打技巧与她的斗志相得益彰;她的韧性使她成为真正的冠军。她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重返赛场,实现我的散打目标。我希望自己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能够重新回到训练中,努力让自己的名字在武术界永垂不朽。我渴望能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帮助我全面实现我的散打事业,实现这个我一直为之努力并为此付出诸多的理想。我总是说,即使所有的道路和解决方案都被阻断,我的梦想依然伫立。”
-
运动之星
2023.09.01
8月月度运动员:加拿大多彩绽放的习武者张耀中
长期致力于武术运动的张耀中有着精彩的武术生涯,他习武 20 年,涉足多个大洲,并习练多项武术项目。除了在加拿大全国武术锦标赛和泛美武术锦标赛的领奖台上屡摘太极项目桂冠以外,他还多次参加世界武术锦标赛、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以及世界太极锦标赛,并参加了在俄罗斯举行的 2013 年世界搏击运动会以及2022年伯明翰世界运动会。在 2021 年国际武联武术套路网络大赛中,他获得了新杨式太极拳和太极剑两个项目的一等奖。融会贯通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耀中同时也擅长舞狮与太极扇,现在他执教加拿大青少年武术运动员,他有机会帮助他的国家在 2026 年达喀尔青奥会上赢得一枚奥运武术奖牌。 初识武术 张耀中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市,他对武术的兴趣始于小时候。”他说:”我从小就喜欢武术。”从李连杰的《黄飞鸿》到李小龙、成龙的电影,再到《忍者神龟》和《飞天小女警》等动画片,都激发了我学习武术的兴趣。我想成为一个超级英雄,一个在空中翻转、挥舞武器、打击邪恶的超级人类。我在卡尔加里长大,当时那里的亚裔社区非常小。当时仅可选择的武技只有空手道。我的表兄弟和亲戚朋友都在学空手道,所以我父母也把我送去学。我对在那里学到的东西没什么印象,也许是因为我当时太小了,大约只有 5 岁。不幸的是,我失去了兴趣,想要停止学习,因为我在那些课程上受到了欺负。受欺负是我童年生活中的一个共同主题。作为学校里为数不多的亚裔之一,我的胆小和沉默并没有帮到我。许多年过去了,八年级时,在操场上,恶霸向我扔石头。我想那是最后一根稻草,我终于站了起来”。 耀中接着说,”由于我当时站出来为自己说话,我以为他第二天会对我进行更大的报复。于是那天晚上,我赶回家,告诉父母我想学习武术。我妈妈跟她的朋友交流后,说他们的儿子在武术学校上学,我也应该去试试。当时是 2001 年,我 13 岁。 当耀中第一次踏进武术学校时,他觉得无比亲切。”武术是一种更加流畅的武术运动,也是我经常在电影中看到的武术,所以我对它情有独钟。我对武术了解和研究地越多,就越喜爱它。我记得我去唐人街买了一张名为《这就是武术》的 VCD,每个周末都看,想学习所有的武器和武术套路–那时互联网上的资源并不多,所以这就是我的学习武术的首选。” 武术使耀中的人生得到了转机,但并非没有困难与挑战。他回忆说:”在学校时,我不喜欢体育课,也从未参加过任何体育活动。”因此,在体育基础较差的情况下,练习武术是很困难的。我在最初几年的训练中表现得并不好。我有时吃得太多或太少,有时训练强度太大,以至于我总是因为头晕而不得不坐在一旁。刚进入青春期也无济于事,因为长得又瘦又高意味着我的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僵硬。柔韧性是我的另一个缺点。现在回想起来,我应该算是班里最弱的一个。那时,我们非常注重练习基本功,而不在套路。 早年间训练与成长 2001 年至 2008 年,耀中开始学习南拳和枪术。”他回忆说:”那时我的学校只教南拳和一些武术兵器。”我的师父擅长太极和散打。我训练了好几年才开始参加当地比赛。在我学习武术时,我们学校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参加世界锦标赛上。所以几乎每个人都是出于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但我们参加小型比赛也是为了积累经验。2006 年,我第一次参加拿大-美国 国际武术锦标赛。我是武术的后来者,18 岁才开始我的武术竞技之旅”。 耀中认为他的老师蔡耿章功不可没,是他的各种武术影响和经历将他塑造成一名运动员。他说:”我的师父为我们做了很多,从 2006 年到 2019 年,直到新冠疫情的爆发,每年夏天都会邀请湖北省的教练过来。如果不是师父坚持不懈地希望我们进步,给我们机会,我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耀中说,他还想回馈武术学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其中包括舞狮和表演来帮助推广武术。”我志愿在周末教授所有武术课程。在我 20 多岁的时候,每天都在与武术打交道。要么帮忙带几节太极课,要么带武术课。我的师父认为这是一种训练的好方法。与许多国家或学校不同,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专门用于比赛。比赛课都是在深夜进行。在夏令营或平时的比赛练习中,作为一名太极运动员,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练习套路。但我们没有大的场地来进行练习。所以我经常会在室外练习,或者在边上一丁点的地方练习。冬天也是一样。对于完整的套路练习,我们会等到所有的长拳运动员都练完了,我再进行套路练习。” 武术塑造性格,走入太极世界 耀中认为,武术可以包罗万象,提供运动、竞技和健身等体能之外的许多东西。”除了武术,”他说,”我的师父会教我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觉得有些东西现在已经失传很久了。他不仅教导我,还提供机会培养我的性格。他帮助我从一个胆小害羞、不愿与人交往的人成长为今天的我。不仅是我的师父对我产生了影响,我的武术家庭,我的同伴和队友也是如此。我的武术师兄克里斯( Chris)功不可没。他是我最好的兄长的榜样。有了这样的经历,我也想回馈武术学校和孩子们,给他们可能需要的自信,就像我小时候被欺负后所做的那样。 2007 年初,耀中在学校练习难度。”当时,”他说,”我们没有专业的武术地毯或垫子。我们是在铺了一层薄地毯的水泥地上训练的。那天,我在打飞脚时摔断了三根脚骨。但那是一个转折点,因为我决定跟我的师父学习传统太极拳,以帮助加快骨折的愈合”。 大约在 2008 年,耀中决定开始认真学习太极拳。他说:”在我年轻的时候,我觉得太极拳看起来很无聊,也没有多想。但我问自己是否可以学习传统太极拳,因为我的师父擅长太极拳。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内家拳,我想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而且是一种低冲击力的运动,可以让我慢慢提高武术水平。没想到,我却掉进了一个让我爱不释手的太极世界。从师父那里学到的东西越多,我对太极和武术的兴趣就越浓厚。太极拳的理论、应用和深度都深深吸引着我”。 耀中说,他还想尝试将内家拳的知识运用到武术竞技中。”每堂训练课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尝试,”他说。”找到理论和实践应用的方法。我觉得有很多东西需要去解开。” 不过,耀中也指出:”每当我与竞技太极拳运动员交谈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学过传统太极拳。我在参加竞技武术比赛时,继续学习传统太极拳(陈式老架套路)。大约在这个时候,我和朋友们经常去体操中心练习难度。我们只是模仿在网上看到的动作。那时,油管(YouTube) 还很新。武术视频很难找到。我们必须从网站上下载文件。” 国际比赛初体验 2008 年,耀中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那是一次激动人心的经历。他说:”我觉得 2008 年是改变我人生的一年。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不需要进入国家队,因为它更像是一场友谊赛。这是一次奇妙的经历。比赛在武当山附近的十堰市举行,武当山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那一年,政府不惜重金。开幕式上,中国的大腕们唱起了歌。我们上武当山的那天,道路两旁都是迎接我们的孩子。我们坐着大巴,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山顶上有 1000 多名演员在进行盛大的表演。这是我终生难忘的经历,没有什么能超越它。我被武术比赛的魅力所吸引。我想参加所有的活动”。…
-
运动之星
2023.06.30
Athlete of the Month – June:Singapore’s Dynamic Wushu Star Jowen Lim
新加坡充满活力的武术明星林思韦,24岁,是全国和国际冠军,主攻长拳、刀术和棍术。他是新加坡的六冠王,曾在2017年和2023年东南亚运动会上获得金牌。在2019年世界武术锦标赛上获得两枚铜牌,并在2022年伯明翰世界运动会上获得令人羡慕的银牌。思韦现在仍然处于他的巅峰状态,以激情、自律和恒心引领着一支优秀的新加坡武术队。 初始武术 思韦还是个小孩的时候,他痴迷于李连杰,成龙和甄子丹的武术电影,这正是他开始练习武术的原因。“我当时只有6岁,”他回忆到,“所以我当时纯粹是因为好玩去练习并没有想去竞争。但是,我很享受学习不同的动作和技巧,以及这些动作如何被我们的祖先用作搏斗。当时的武术界相对较小。” 思韦8岁时参加了他的第一场新加坡武术比赛,两年后,他获得了第一枚金牌。“这激励我继续努力去做的更好,”他说“从此之后,我给自己设立了目标并连续6年在我参加的所有项目中都取得全国冠军。” 思韦主攻长拳、刀术和棍术项目。“我的教练觉得我适合这些项目,”思韦说,“我从小就很强壮,移动迅速。刀术绝对是我的最爱,但我现在也开始喜欢棍术了。我很喜欢看太极项目但很明显我不适合练太极。” 思韦的国际比赛首秀是在2010年新加坡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锦标赛,他在那里赢得了他的第一枚国际奖牌。”除了2013年世界武搏会和2018年亚运会,”他说,”我认为自己很幸运,在直到今天为止参加的所有比赛中都获得了奖牌。然而,在新加坡举行的2015年东南亚运动会是我最喜欢的比赛。我们有一个月的集中训练,我和我的队友们呆在一起训练。这很特别,因为新加坡运动员训练武术是出于热情,而不是全职的。因此,我们在那次比赛中结识了很多人,留下了难忘的经历。” 荣耀时刻 思韦随后在2016年第九届亚洲武术锦标赛上赢得了刀术银牌,并在2017年东南亚运动会上赢得了长拳和刀术&棍术全能金牌。”2017年东南亚运动会对我来说非常特别,不只是因为我赢得了两枚金牌,”思韦说,”因为我的祖父母也去了比赛现场支持我,我在他们面前赢得了金牌。” 连续获得全国冠军并在东南亚运动会上夺得金牌后,思韦迎来了在喀山举行的第14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成人武术比赛。不管是因紧张还是简单的失误,思韦在比赛中掉了器械。但是,他说:”那个意外促使我更加努力,并在棍术项目上磨练我的技能”。 两年后的上海第15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思韦决心不犯错误,他面对的是一个极其艰难的竞争环境。这一次,他没有掉落器械,在刀术和棍术项目都取得了铜牌,但也遇到了许多挑战。 “参加世锦赛一直是我的最爱,”思韦说,”因为我可以见到我的竞争对手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获得两枚铜牌也让我对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有了信心。准备工作相当艰难,因为这是我决定加入720 °旋风脚动作的第一场比赛。然而,我超级高兴的是,我在比赛中成功地完成了三个动作中的两个。我还不得不借用我队友的刀参加比赛,因为我的刀在赛前热身时全部坏了!无论输赢,我都喜欢与我的队友和海外朋友一起庆祝比赛的结束。” 在疫情期间,武术运动在新加坡面临着困难的挑战,正如它在世界各地一样。”我认为在疫情期间的训练对每个人来说都很艰难,”思韦说。”国家队训练被取消了,没有地方可以训练。只能在家里进行训练,我会通过视频给我的队友们打电话,以保持彼此的动力。当疫情管控放松时,我有时会去公园练一练我的武术套路。 思韦的自律、专注和毅力使他在体育比赛再次开放时做好了准备,他发现自己在美国伯明翰2022年世界运动会上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在那里,他赢得了刀术和棍术全能的银牌。虽然这一著名的综合性比赛是一个有点不同的经历,但思韦指出:”说实话,我对待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样的,因为我只关注我在比赛中的表现。我真的相信,运动员只需要在比赛中发挥他/她的最佳水平,其他的都不重要。然而,世界运动会真的很有趣,因为我不仅能认识武术运动员,还能认识其他项目的运动员。 从伯明翰后,他在2023年东南亚运动会上赢得了刀术&棍术全能项目的金牌和长拳项目的银牌。”赢得一枚金牌的感觉真的很好,特别是当我的上一块金牌是在2017年的东南亚运动会,”思韦说。”但我最自豪的是,我成功地完成了所有的套路而没有扣分。我在长拳比赛中生病了,看到我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很有趣。在比赛地毯上专注于我的技术和表现使我忘记了病痛”。 挑战与坚持 每个运动员都会在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被伤病所困。当问到思韦在他的武术生涯中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他回答说:”我最大的障碍是在飞往2018年亚运会的前一天,我的脚踝韧带全部撕裂。这很困难,因为我在准备时牺牲了很多,而且它发生在如此重要的比赛期间。伤势发生后,我立即去看了医生,他们不得不给我打上石膏。尽管医生建议我退出比赛,但我第二天就飞去参加比赛。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由于我无法完成一些动作,不得不对我的动作进行了很多调整。我也没能在比赛日之前试场地和训练,因为我们不想再刺激我的脚踝。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定参赛,因为我不想让那些支持我的人失望。正因此,为了这次比赛,我使用了很多止痛药和冰敷。” 武术生涯与训练 思韦很感谢他的教练培养和支持他武术生涯。他说:”我的教练们主要来自中国山东,自从我加入国家队以来,他们看着我成长,我们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我的教练们信任我,因为我不断鞭策自己变得更好。他们在武术和生活方面都指导我。在我多年的武术生涯中,我在山东和天津两地训练。幸运的话,我们每年都能去一次,每次一个月。在中国训练真的很有帮助,因为你不仅可以从教练那里学到东西,还可以从运动员那里学到东西。在中国训练一直是一个开阔眼界和有趣的经历,因为我们可以像中国运动员一样生活,全职训练。” 思韦在他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练习武术,有将近20年,我们很想听听他对这项运动自他从事以来的变化的看法。”我认为武术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和变化,”他观察说,”特别是每个人都在做的难度。过去,运动员只做540°的跳跃,但现在,每个人都在做720°。运动员们也开始在更小的年龄接触到自选套路。然而,我觉得创意性的套路让我们远离了武术的传统根基。但是目前在中国测试的自选项目的新规则中,已经包括了许多更加传统的必选动作。” 思韦补充说:”我认为,这些年来,武术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当新加坡武术队不断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奖牌时,这有助于提高武术在这里的知名度,并使其更多地为公众所知。我认为新加坡武术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我们都是出于热情而做的。学校和工作总是第一位的,我们在空闲时间进行训练。因此,我们很难与那些全职训练的国家竞争。” “我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思韦说,”我超级感谢武术给我这个机会。我通常通过图享(Instagram)和沃特(Whatsapp)与我的海外朋友保持联系。当我去他们国家度假时,我甚至会遇到他们中的一些人。我喜欢旅行,当我能和团队一起旅行时,总是很有趣。无论是比赛还是训练营,这些经历总是让人难忘。对我来说,最好的部分是我能和我的队友们一起环游世界,认识来自各地的人。最有意义的是,这些友谊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任何时候我去他们的国家旅行,我都可以联系我的武术朋友。武术还让我认识了我的未婚妻。我们在2010年加入了国家队,从那时起就一直在一起环游世界参加比赛。我们在2015年在一起,与她分享这段经历并在比赛中相互支持,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家庭与平衡 “我的家人一直非常支持我,因为他们经常陪我去参加比赛,观看我的表演,”思韦说。”在我的时候,他们带我每天去学校、家里和训练场地。” 从他放学后,思韦很幸运能够专注于他的武术训练。”他说:”新加坡的运动员,在完成学业和工作后的空闲时间里训练武术。我们从早上到下午或晚上去上学,只有在夜晚才去训练。我讨厌学习,所以练武术可以让我从学校逃出来!但新加坡的现实是,我们必须首先在学校里做得足够好,然后才能做其他事情。有的时候,我会崩溃,因为我无法应付几乎同时发生的国家考试和比赛。” 除了自己的训练外,思韦还在新加坡指导年轻的武术运动员。”我希望与新一代的运动员分享我从武术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他说。”我希望他们将来会比我更好。当然,我认为武术被纳入达喀尔2026年青奥会将大大有助于提高对这项运动的认识。” 武术目标 思韦仍然处于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武术爱好者可以期待这位新加坡冠军带来更多的惊喜。他的未来目标是什么?他说:”我已经考虑过,我可能想做全职教练,但现在决定还为时尚早。武术极大地影响了我的生活,因为我在过去的18年里一直在练武术。我的大多数朋友都通过武术认识,因为我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和他们在一起。不过,我也希望能有更多时间与武术以外的朋友相处。我希望能够在亚运会上获得奖牌,并在世锦赛上获得一枚金牌。我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前辈,成为新加坡后辈们的榜样。在国际上,我希望能继续结交更多的朋友,希望能有机会到海外执教。”